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閱】《中國漢畫造型藝術圖典》(動物、人物、建築、紋飾)

  這是一套漢畫圖典,整理了漢畫像石、漢畫像磚、漢銅鏡和搖錢樹、漢瓦當、漢肖形印、漢陶樓陶灶等漢畫藝術形象拓本,分龍、神仙、祥瑞、人物、動物、器物、建築、紋飾八冊,手邊我有建築、紋飾兩冊,薦購學校圖書館人物與動物,看到實體書的時候真是心頭一揪,覺得推薦了奇怪的書,也可能是編者的目的與我所期待的並不相同,產生落差。(附帶一提,書中收了一些漆器圖案,序無說。)

  總序裡說這套以圖畫形象為主的工具書的主要使用對象是藝術工作者和美術愛好者,剛好我兩樣都不吻合,所以翻起來卡卡的好像也滿正常(?)。

  整體上書是圖多於字,在每冊前會有該主題一些簡單的說明,再來就全部都是分類的圖片了。這樣的好處是,如果有明確想了解的圖像,好比說虎,便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虎,也可以一目了然彼此的共同點與差異處,但若要進一步分析,問題就來了。先是時代問題,每個圖樣只會有簡單的「主題,材質,大範圍出土地」,如「虎,漢畫像磚,河南鄭州」,並未標出明確的時代與精確出土地,或是出自哪本書,若要按時代觀察其變化,勢必一一與其他圖錄比對,看究竟這是哪塊磚哪塊石,但沒有精確的出土地,查找起來也較費工夫,剛入手的讀者更不能按圖索驥,找到較原始的資料,似乎使用上並不是那麼便利。

  這樣的說明除了無法得知圖像較精確的時代,在一些圖像的認定上也較麻煩。如在「歷史人物」分類下,有榜題或是主題明確(像荊軻刺秦、季札掛劍)的問題較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好比《人物》卷,第六百三十六到六百四十頁的「孔子見老子」系列,畫面中不僅僅只有孔子與老子二人,若不細說分明,或許只知道兩個相對的人是老子與孔子,至於誰是誰,還得看畫面提供的訊息夠不夠豐富(老子可能拄杖,孔子的陣容比較龐大,或孔子會抱一隻鳥),更遑論常常會與之一同出現的項槖根本不被提及;又六百七十五頁山東嘉祥武氏祠的「三皇五帝」,畫面上有榜題著名每個人物,書中僅以「三皇五帝」帶過,但圖像又沒有大到可以看清榜題,著實可惜。六百五十九頁「除毒害」在《中國畫像石全集》中為高祖斬蛇,說明不清,無法得知編者對每個圖像的判讀依據為何。

  大分類也是一個容易讓人疑惑的問題,如《人物》卷中,武士與門吏,門吏與官吏夾雜不清,對分類標準無著墨;無說明的歷史人物與眾人物看來相差無幾,倘若是表現墓主生前情況之圖像,究竟該算歷史人物還是眾人物?《建築》卷中有「園林」一類,但收不少圖都是山間狩獵情境,是否該把標準說清楚,或是分類工作該更細緻?(當然需要更細緻的還有畫質。)

  同為圖錄,《中國畫像石全集》、《中國畫像磚全集》或《漢畫總錄》(未完)較為便利,前二者在圖版後視圖版需求增減說明,但可惜的是無法明確看出同一墓葬或出土地不同畫像石磚彼此之間的關係,後者為求客觀,說明詳細,但不輕易判讀圖像內容,不知是否前十冊都為陝北區的緣故,絕大多數石在墓葬結構位置(通常是墓門)明確,採原石圖像,避免因拓印產生可能誤差,有相關文獻也會列在該石說明中,是較理想的;可如同開始所說,希望看出主題式圖像流變,還是比較不易。(或可參照《中國漢畫圖典》也是主題式,說明較清楚。)2016.4.2更正:《中國漢畫圖典》說明沒有到很豐富或很清楚,圖案排列上稍嫌紊亂,有空再另文討論。

  總之,出處不明、說明不清、分類不確、畫質不好是我在讀這套圖典遇到比較大的問題,也或許對看圖繪畫的人來說獲益良多也不一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