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趕流行】沒有羋月,確實有羋八子,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5.7-8.31臺北故宮 9.15-12.18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說是要趕流行,臺北展期也快結束了,總之就在各樣的生活雜事中擱置下來。剩下一個禮拜,大家還是可以把握機會衝一下,或者之後到高雄去。(怎麼算都比自己搭飛機去中國這個館那個館來的划算一些?)

  在現場聽到觀眾好像都是為了看兵馬俑來的,而「秦.俑」展,展的是秦文化與兵馬俑,不是把兵馬俑坑都搬來,雖然兵馬俑只是189組件中的其中10件,倒也不會因此而失望。如果是想要自己走走看看的,建議租個語音導覽或是事前功課要做足;輕鬆一點的可以當天等待定時導覽,應該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當然都不想要也是可以進來自得其樂,沒有硬性規定XD,看個人想要了解的程度調整就好。

  整個展分成五個區塊:「秦與周戎」、「東進稱霸」(春秋在雍城)、「變法革新」(戰國在咸陽)、「秦始皇帝」、「漢承秦制」,乍看好像頭昏眼花的呼口號,就是一個秦人之所以稱「秦」到秦始皇一統天下,秦代倏忽崩滅,漢代繼承秦代的各方面的七八百年間的歷史,用不同的出土文物串聯起來。如果對這段「秦人奮鬥東進史」很熟悉的人,應該會對展件之新之多感到眼睛一亮(應該吧XD);不熟悉也不是世界末日,正是一個好機會來了解秦始皇的霸業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堆起,秦人先祖努力了七八百年,他則在這樣的條件下,憑著雄心與努力,建立了中國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對,秦始皇非常努力,他每日閱讀的文字數量推算起來也有七八萬,看七八萬字的奏章聽起來好無聊XDDD)

  前兩個展間主要看的是文化交流交融,不過通常導覽員會在第一個展間解釋秦人來源解釋很久,因為很、麻、煩!(這樣對嗎XDD)今天我們對秦國的印象,是在甘肅,或者反正就是中國靠西北的那一區(或者兵馬俑而已XDD),而學界有兩種看法,一是「東來說」,一是「西來說」,翻成白話是秦人的先祖從東方遷來或是原本就住在西方(→欸,太隨便了吧?)。「東來說」從《史記.秦本紀》的開頭便露端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指出秦人先祖大業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人女脩所生,女脩有天看到玄鳥蛋就吞下去,然後大肚子生了大業,所以不要亂吞來路不明的蛋,不對,都說是玄鳥的蛋了,也不算太來路不明。崇拜玄鳥這點與東方民族是一樣的,另外還有祀少昊(和東方民族一樣)、上古嬴姓多在東方,墓葬帶腰坑殉狗、帝王墓葬較大等與商人相同的葬俗,被認為秦人應是從東方遷移過來。「西來說」由王國維、蒙文通等學者對《史記》說法提出質疑,像是秦人進入關中之前與戎人無疑、先祖當中與戎狄關係緊密等等;另外其他的證據有秦人的西首葬、屈肢葬(頭向西,身體彎曲如嬰兒在子宮的姿勢),和甘肅青海一帶的葬俗一樣,祭祀用馬且及於山川鳥獸的風俗也與戎狄較相似。看到這邊頭都暈了,這還只牽涉到頭兩個展件「蒲姑甲骨」與「《清華簡.繫年》」而已。(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這篇擱置這麼久,萬事起頭難,光是東來說西來說就超級麻煩啊XDDDD)

  不理會「東來說」或「西來說」還是可以繼續看下去的,前面說看文化交流交融,就是「秦與周戎」,秦人、周人、戎人三方勢力的消長,周只要掌握我們既有對周人的印象其實就夠了青銅文化、玉石文化、莊重典雅、禮樂之邦等等這些元素,戎則把握草原民族愛用金器、金器的鏤空、草原小動物(特別是回首虎),至於秦人……善於養馬駕馬、繁縟堆疊與剛硬的直角轉折吧(欸= =),把這些元素從器物上找出來,配上當時的時空,也就差不多了。(立刻躺下XDDD)

  說是這麼說,秦人的七八百年還是要有點概念比較妥當。在展場裡會看到秦君王世系表共三十三代,很奸詐的會把特別重要的人用紫色標起來,讓人看不清楚,所以看不清楚的那些把他們弄清楚,整個展也清楚了。依我個人偷懶的程度,秦人先祖我只看非子、秦襄公、靜公,(懶到一定的程度會跳過當時顯赫的一支--造父,姓趙的他們XDD,展場盠方尊的主人盠與造父同時,盠方尊一是藉由銘文表示周王朝重視馬政,也因此秦人才有機會崛起,二是看周人青銅器的典雅莊重是怎麼回事XDD三四五之類的有空再說),非子之重要是因為他善養馬受周孝王賞識,非子在汧渭之間養馬(在今天天水一帶),馬養得好,周孝王龍心大悅,給他一塊小小的地叫秦(邑之秦),並且把他從當時姓趙的一族中拉出來,續祀嬴姓(啊,又是秦人先祖的事,簡單來說,在舜的時候,秦人先祖大費幫忙養馬照顧動物,舜給大費一族嬴這個姓,他們一脈相承都與動物友好),所以今天講嬴或秦,初階可以先推到非子這裡就好,再上去有點麻煩XDDD。秦襄公則是因為犬戎滅西周,當時諸侯不搭理周天子,秦人出手,幫助周平王東遷有功,受封為諸侯,並被賜予了岐西之地(我想這張根本就是周平王的芭樂票,外邊都是犬戎啊大王,這也是《清華簡.繫年》為什麼說秦人守周之墳XDD),所以要稱「秦國」,是在秦襄公之後的事情。靜公則是為了說明秦子鎛會派上用場,他是一個當太子太久等不到即位就默默去了的人,但不理他也是還好(嗎)。與秦子鎛稱子不稱公的銘文還有出土地禮縣大堡子山的兩座大墓時間可以對上(當然這兩座大墓墓主的組合還有得討論)。

  春秋時期會另外特別提的是秦憲公、秦武公、秦穆公與秦景公,秦人定都九次,也就是遷徙八次,九都八遷,憲公把都城定在雍城(今陝西鳳翔),這一定都就維持了近三百年。秦武公(注意,不是秦武王嬴蕩,他還在很後面)則是因為有件他的器物也來到展場XDDD(還好不是他本人來)--秦公鎛,從銘文上推斷他是器主;秦穆公一直都赫赫有名,不提他好像也不對,另外子車戈是目前出土唯一一件與他相關的器物;秦景公重要在他的墓很大XDDDD,是目前發掘最大的陵墓,比商王大墓大上十倍,比馬王堆大上二十倍,殉人多達一百八十六人,可惜盜墓嚴重,仍是出土三千多件器物,在展場的話都是小小的,在不起眼的那面牆上XDD。

  戰國時期會帶到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細一點會說到秦昭襄王(高陵君鼎)、秦始皇(啊,還有說他爹沒戴綠帽這事)。秦孝公用商鞅變法,秦國富強(這麼草率好嗎XDD),重點看的是「十九年大良造鞅」殳鐓,這是一件少數跟商鞅相關的出土文物,上面的銘文「十九年,大良造庶長鞅之造殳,犛鄭」,是秦孝公十九年,當時貴為大良造左庶長商鞅監造的殳,犛是地名,鄭是實際製造的人,所以秦孝公是幌子,商鞅才是重點;秦惠文王在他在位第十三年的時候,決定自立為王,其他詳情見《羋月傳》(其實不行,只能帶著白眼參考大事),總之他打巴蜀幫秦國帶來糧倉助統一天下有功(還有其他事啦,生了舉鼎弄傷腳死掉的兒子跟母親很強必須逼她退位的兒子XDDD),加上他那精美到不行的杜虎符;秦始皇的重點在於即位第二十六年他一統天下(這是廢話嗎),然後就可以愉快的去看他的地下軍團XDDDD。

  以上只是小小的、關於秦的重點提示,精彩的展件還有許多,喜歡草原文化可以看納林高兔村的金怪獸、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戎人墓群,好多金光閃閃的展件XDD,展場還複製了馬家塬第十六號墓墓主出土的模樣,有人嫌那個模型很擋路,但我個人非常喜歡,單看一個物件,其實是很難看出名堂,是一個去脈絡的東西,把整個出土的樣子展現出來,可以說的事情就很多。還有復原的那輛戎馬車,手續之繁複,工藝之高,必須仰賴十分科學的方法,從清理、測量、分析到重製、組合,才做得出這麼一輛。高度文化交融的益門寶藏「金柄鐵劍」,也是閃亮亮卻訊息豐富的一件器物。(這是閃亮亮大集合吧XDDD)

  明星展件很多,我還是心繫漢代XD,特別喜歡山東嘉祥武氏祠的拓片,在我的範圍內,看不見真品,看看拓片也過癮,特別是活靈活現的荊軻刺秦王,老少咸宜(有嗎?明明就是血腥故事);還有銅羽人與玉羽人,看到羽人就親切(聽起來很不吉利),玉雖然是我不太想深入的材質,看到兩只玉杯(深色為秦淺色為漢)也是倍感親切,看過西漢南越王的那只(的圖片),能看到形制一樣的真品,興奮之情不難想見吧;簡帛類雖然只有放馬灘秦簡是真品(展品以陝甘為主,其他地區的通常以模型替代),總覺得可以與圖錄上的那些放大版竹籤更靠近一些,不過也真的看過真品或複製品,才能體會古人書寫之難與整理者研究之難,看圖錄都挺大的:P。

  現在發現,壓根沒提到兵馬俑!!兵馬俑的學問很多,特別要鄭重聲明的是,沒有楚人髮髻向左這回事XDD,秦人確實有向右的傾向,也有少數兵馬俑有髮髻向左,多數在跪射俑,但是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向左的是楚人,而且整件事是誤會XDDD。剩下的,可以在展場看是要租借語音導覽還是參加定時導覽,都是會提到的。(那我幹麼不提?因為很麻煩啊XDDD)

  囉囉嗦嗦講了好多,還講不完整。建議大家去看展要參加定時導覽的話,至少要有聽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心理準備XDDD,語音導覽印象中在一小時左右,展場內禁止拍照、攝影、飲食,還有要帶外套,就可以愉快舒服地度過這段秦人發展史的時光之旅。


※高雄場現在有預購優惠票,趕快搶啊。

可以讀要讀的文章很多,平易近人的由此入:
了解特展→國家地理雜誌〈【秦潮來襲】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
了解兵馬俑→歷史學柑仔店〈透視秦俑〉(文中引用的《秦皇陵地下軍團:陝西臨潼兵馬俑》很值得看XDD)、國家地理雜誌〈【秦潮來襲】俑士的本色〉
了解秦武公→故事〈秦武公東征復仇記〉
了解秦鬼→故事〈秦朝的鬼長什麼模樣?〉
了解陝西內帝陵→CCTV〈東方帝王谷〉(目前八集)
司馬遷的《史記.秦本紀》→電子版加減看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